>>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9 -> 2019陕西行 -> 本网专稿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候宁彬:一个博物院的担当就是守护、传承、创新、发展
2019-04-02 08:35:19   来源:宁夏新闻网

1.jpg

座谈会现场(西部网记者 赵昊 摄)

1.jpg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候宁彬(西部网记者 赵昊 摄)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张 纡)4月1日下午,由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祭陵办共同主办的2019年“清明祭初祖 文脉传华夏”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参观了博物院展览之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候宁彬与采访团进行了座谈,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回答。下面是候宁彬院长的谈话实录:

     从原始社会先人就开始祭天祭祖

  欢迎大家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来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采风考察。今年也正好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建院40周年,也是我们兵马俑发现45周年,刚刚过去的3月29号,我们已经启动了我们建院40周年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今天也迎来了我们第一拨客人,所以非常高兴在这见到大家,我也很乐意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中国祭祖或者祭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部分,也是一个民族传统。应该说从原始社会先人就开始祭天祭祖,只是在秦的时候形成了一种制度,秦确实也祭黄帝,但不是在现在的黄帝陵,是在雍城。

  祭祀地包括东边的青帝,西边的白帝,南边的炎帝,中间的黄帝,主要在雍城,我们所说的秦的四畤都是在雍城发现的,到汉初又加了北畤,所以叫雍五畤。这些年,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我们也发现了祭祀的遗址,但不是祭黄帝或者是祭天的,而是祭祖的。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主要是祭祀秦始皇的,祭祀遗址面积很大,大概十几万平方米,当然现在地面上什么都没有了,地下只存在有夯土基址,专门有祭祀黄帝的祭祀遗址,这是我们近年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新发现。

  在陕西周边,甚至在甘肃,这几年,发现了很多祭祀遗址遗址,包括甘肃礼县的六八图,陕西凤翔的雍血池遗址,陈仓区吴阳上畤、吴阳下畤都是近年来发现的祭祀遗址。这些遗址的发现证实了中国古代祭祀活动的存在,应该说每一次祭祀活动都有黄帝。

  兵马俑博物馆的特别创新:考古发掘、展示和保护同时进行

  1974年发现兵马俑之后,兵马俑博物馆就有一个很特别的创新,就是考古发掘、考古的展示和考古的保护同时进行。过去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工作是发掘完了以后先去做保护,修复完了以后再去做展示。兵马俑博物馆开馆以后等于有了一个创新,不能说让游客等上五年六年或者十年,然后再来参观,所以我们在考古发掘的同时,一方面给游客展示我们发掘的过程,同时我们也向游客展示我们修复的过程。这是一个创新。

3.jpg

兵马俑修复现场(西部网记者 赵昊 摄)

  从技术角度来讲,过去我们的修复全都是手工的,考古发掘出来以后先洗陶片,然后再拼接,整个工作过程相对来说比较长。在修复的过程中,拼缀有可能把的一些痕迹给碰掉或者损坏掉,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我们现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计算机的虚拟修复引入到我们现在的文物修复过程中,所有发掘出来的陶片用计算机先扫描,扫描完成以后用通过一种特殊的算法让计算机先进行虚拟拼对。计算机虚拟拼完了以后,我们再用人工去核实,这样就减少了陶片和陶片之间的碰撞,同时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也避免了对文物本身的二次伤害。计算机的虚拟修复技术引入以后,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我们过去十六七个人可能一年修5到6件,引入这个技术以后能达到修复10件修复15件,对文物本身伤害少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我觉得非常好。这也是互联网+中华文明其中的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引入互联网创新技术,推进文物工作。

  必须创新展示手段,创新展示内容

  关于文化传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一个遗址类的博物馆,跟一般的博物馆不太一样。我们所守护的除了田野的文物之外,还有我们收藏的一些藏品,这就是它的特殊性。作为一个博物院,它的责任它的担当就是守护、传承、创新、发展。

  守护我们的遗产,包括田野的文物,我们的藏品。一个博物院最起码的一个职责是先把它守护好,守护好了才可能会传承,如果我们守护都没有达到,更谈不上传承。

  传承文明。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里面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就是因为它在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发展,才形成了5000年的文明。作为博物馆,我们要告诉游客中华文明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秦文明在中华文明里边所处的地位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什么;这些文明文化是谁来创造的?秦皇帝陵博物院需要告诉给我们的游客。我们博物院已经经历了40年的发展历程,但这些年在展示的手段上、在展示的内容上已经不能满足老百姓当下的一些需求。所以我们必须创新展示手段,创新展示内容,这也是我们2013年要建设秦陵文化景区的目的。

  现在大家进到兵马俑博物馆以后,了解的可能仅仅是兵马俑,但是兵马俑跟秦始皇陵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它的主人是谁?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是什么?秦统一影响中国多少年?这是很多游客参观完了以后没有了解到的。所以我们在2030年之前,会建综合博物馆、铠甲坑博物馆、水禽坑博物馆,建其他一些博物馆,在这个空间里边把所有跟秦始皇有关的,跟秦历史有关的一些东西都能展示给大家,讲一个完整的秦文明的故事,秦统一的故事。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来兵马俑博物馆之前一定要做点功课

  我们更多的时候从艺术价值去考量兵马俑,讲解员给大家讲大、多、精、美几个特点。你去兵马俑一号坑看见那个阵势以后,还应看到秦人的拼搏精神。秦人一声令下,统一行动,奋发拼搏的精神。有很多游客说,进去以后马上有一股气势扑面而来。真就是你真正要了解的秦历史,你真正要了解秦人。我经常给游客讲,来兵马俑博物馆之前一定要做点功课,一定要了解一下秦的简单历史。

  比如大秦帝国,你们可能都看过。春秋战国时期,一般的士兵在作战的时候都带着铠甲,有的甚至带着盔甲,但是秦上的很多士兵是穿着单衣,没有头盔。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秦奖励战功。杀一个敌人或者提一个人头来,可以给你几分地或者给你一个爵位。

  我们这一代人或者下一代人是看不到秦陵的发掘的。国家不主张对陵墓或者大型的遗址进行大面积的发掘,发掘本身就是一种破坏。大家现在看到的兵马俑坑跟(上世纪)70年代刚发掘出来的时候,已经完全是两个样子。这些文物在地下已经埋藏了2000多年,它已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当中。你现在如果不动它会保持原样很长时间。一旦我们把它揭露出来以后,温湿度急剧变化,导致文物本体和它周边的环境产生剧烈的变化。

  比如我们做的彩绘保护,在四五分钟之内彩绘就会迅速的弱化,有的甚至脱落。这就是环境发生变化以后,导致水分急剧流失,秦俑表面的一层生漆层连同上面的彩绘同时就会脱落掉。国家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不太主张对地下文物进行大面积的发掘。

  从技术来角度来讲,现在要去发掘秦陵或更大规模的遗址,从技术角度来讲没问题。我们只要制造一个面积够大的真空舱,在真空舱里面去发掘也能保持发掘时候的原样。但是我们发掘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更多老百姓看到它,感受它,了解它。在一个真空舱里边,有没有条件让公众全部进到真空舱里面去观赏?这方面达不到,所以不太主张去进行发掘,真正把它发掘出来,也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感受到,那就失去了发掘的意义。

  我们面临的保护压力非常大

  作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我们面临的保护压力非常大。我们不仅要保护我们土遗址,现在暴露出来的这些土遗址随着气候的变化会出现干裂、缩减、坍塌。如果我们不挖他,不暴露出来,一直掩埋在地下,他可能能保持很多年。我们现在把它挖出来了,它的寿命会急剧缩短。如果说我们能通过另外一种手段能了解地下文物的结构样貌,那么我们宁愿不去动它。

  比如说现在所说的物探。秦始皇陵本身它的地宫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就通过物探的手段了解大概情况。我们通过物探知道,秦始皇陵的地宫在地面以下30米,整个地宫大概80米乘50米的4000平方米的一个空间。它里边上具天文,下具地理,里边有用水银做的江河湖海。

  秦始皇陵那高大的封土里边的含汞量超过其他区域的20倍,我们能知道秦始皇陵底下确实有水银做的江湖湖海。由这一点可以推断,司马迁在《史记》里边关于秦始皇地宫的记载基本上是准确的。所以我们现在完全可以用一种数字化的手段做一个复原推想,然后通过虚拟的手段呈现给游客。我们现在在筹建数字博物馆,筹建数字体验中心。希望将来通过数字体验中心,能告诉公众更多的历史文化信息。

  要让文创产品跟人的正常生活联系起来

  国家现在在倡导大力发展文创产品。客观地讲,皇帝陵博物院在文创方面做的工作还不够,不能满足现在游客的需求,文创本身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这也需要我们自己反思的。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文创会出现这种状况也是有原因的。秦始皇帝陵它属于陵墓,兵马俑也好或者其他的文物也好,都属于陵园陵墓文化里边的内容。中国又非常讲究,陵墓里面出的东西有一种违和感,大家不愿意把陵墓出的东西摆到自己的家里或者办公的场所,这也是我们文创开发过程中之所以不能引起大家共鸣的一个原因。

  当然,我们可以把很多的元素提炼出来,不是说把一个完整的陶俑或者随葬品做成某种跟生活有关的产品来呈现给大家,我们可以把里头的一些元素提炼出来,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改变现在文创产业发展方向的一个根本原因。我们希望把秦的一些花纹、装饰移植到一些生活用品上,远离陵墓文化然后开发出另外一种新的东西,不要出现违和感。

  前一段时间网上有个兵马俑主题酒店,其实我对这个东西非常反感,因为他本身是陪葬品。你把这个东西放到房间里头,让游客怎么去体验它?违背中国人传统观念,所以我们不主张这样去开发文创产品,我们还是要让文创产品跟我们人的正常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它才会有生命力,这样我们的游客才会真正把它带回家去体验。

【编辑】:张纡
【责任编辑】:张纡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